來源 | 秋叶PPT(PPT100)作者 | 小叮
大家好,我是朱一龍的老鄉小叮。
在編輯部小夥伴的強勢安利下,我也成功入坑朱一龍的新劇《親愛的自己》(劉詩詩、朱一龍主演的都市情感勵志劇)。
好奇大家怎麽有這麽多時間追劇,工作量這麽不飽和嗎 效率太高了吧!
有一說一,朱一龍的演技值得熬夜去追,入股不虧!
不過,前幾集實在太揪心了,朱一龍飾演的策劃總監陳一鳴實慘。
不光是我,很多網友也覺得「意難平」……
01 十年不跳槽,有错吗
陳一鳴,32 岁,「被」裁员后,四处找工作,却不停地碰壁,还遇上羞辱型面试官,一会儿说他做的新媒体过时了,一会儿说他太老……
氣到粉絲怒吼:朱一龍你別找工作了,我們包養你!
你要說是陳一鳴工作能力/態度有問題,所以被辭退、找不到工作,那也好理解。
關鍵人家對待工作,忠誠度極高,勤懇且踏實。即使期間有不少獵頭聯系他,他也 10 年没有跳过槽。
而問題恰恰就出在,陳一鳴 10 年没有跳过槽的「稳定性」上。
陳一鳴的獵頭朋友也說:你工作十年都沒有跳過槽,我不敢向我的客戶推薦你,他們是不會要的。
這個時候,你可能會聯想到一系列營銷號的文章:
《工作穩定,是在浪費生命》
《穩定的工作,正在慢慢「殺死」你》
……
工作穩定不跳槽,真的有錯嗎
先別急著下結論,冷靜分析你會發現,「穩定」只不過是一個相對概念。
不同職業、不同時間、不同的人,對「穩定」的定義都不一樣:
比如,陳一鳴作爲新媒體行業的策劃總監,本就應該不斷追求創新和挑戰,畢業後 10 年都待在一家公司,简历难免单薄了些;而公务员、教师、医生这类职业,稳定则意味着资历的积累,关系到晋升、职称。
再比如,20、30 岁追求的稳定可能是一份成功的事业;等到 40 岁上有老下有小,追求的稳定可能是家庭和睦身体健康。 还有,佛系青年想要的稳定,可能是 955,3~5k,事少离家近,领导是我舅;热血青年想要的稳定,可能是北上广,BAT,中产轻奢,财务自由。
……
所以,別急著去擁抱變化,追求所謂的風口和挑戰。
時代變化很快,你得先找到自己的節奏,搞清楚你想要的「穩定感」是什麽,再去思考「如何獲得」。
02 稳定感不是工作给的
追求「穩定感」是人的本能。但真的存在「穩定」的工作嗎
事實上,想找到一份穩定性高的工作,根本沒那麽容易。
前有百萬年薪高管辭職當老師;後有清北博士應聘街道辦公務員……想想你得和清北博士竞争同一个岗位,也许比进 BAT 还难。
有時候,看似穩定的工作,不僅意味著高競爭,更意味著高風險。
這才是我們想讓你警惕「穩定性」的根本原因。
其中的高風險,大致有 3 点:
行業風險
隨著新媒體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的發展,很多行業都在走下坡路,比如出租車行業、傳統媒體行業。
職位風險
具體的職位,可能被淘汰,比如打字員、高速收費員、電話推銷員。更別說那些已經被淘汰的職位,電報收發員、公交車售票員、鉛字排版工、補鍋補碗匠等等。
較高的轉行成本
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裏待久了,沒有太大的「挑戰」、「變化」,想要轉行,遇到的阻力會更大。
而且,一些前期高投入的行業,比如醫療工作者,本碩連讀,一晃 8 年,换做是你,舍得轻易转行吗一旦选择成为医生,可能一生都是医生。
既然根本不存在絕對穩定的工作,那麽「穩定感」也不是職業、工作能給的,而來自你的資本、閱曆、技能、外部環境等等。
如果你處于 20 多岁的阶段,不希望和陳一鳴一样,努力工作、到了 30 岁左右却被辞退,现在就可以想想:
30 岁以前,能够积累哪些资本,提升稳定感,提高未来的抗风险能力
03 剑走偏锋不如稳中求进
作爲同樣奔三的人,我們不鼓勵你一味地追求穩定或挑戰,與其劍走偏鋒,不如穩中求進。
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建議,希望對你有幫助:
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職業化程度
擁有一項專長,是你爲他人提供價值的基礎;「職業化」則體現在你的工作態度、溝通合作等方面,是不可小觑的加分項。
陳一鳴最後找到了工作,成爲某集團的策劃總監,也得益于他自身的專業水平和職業化程度。
同時,最好能在專業領域內做出一些標杆性的成績,這樣你在行業內才有存在感和話語權。
保持對行業的敏感度
關注你所在的行業、其它你感興趣的行業的整體趨勢。
可以從行業分析報告、專家點評、招聘網站信息著手,不斷地擴展視野、保持對行業的高敏感度。
如果萬一要轉行,建議(只是建議)換行不換崗、換崗不換行。
這樣你在原有行業/崗位累積的經驗、人脈,可以大量遷移到新的行業/崗位,轉行相對比較容易。
保持年輕的心態
陳一鳴遇到的羞辱型面試官雖然很可氣,但有一句話沒得說錯:
現在很多行業、崗位都對年齡有要求。
不少人說互聯網行業從業者,35 岁是一道坎,年纪大了以后体能、思维都跟不上年轻人。
其實只要心態年輕,年齡要求也不會卡得那麽嚴格。
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
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。
「經濟基礎」這個詞看起來很大,其實 20 多岁、普通家庭的年轻人想要打好经济基础,特别简单,就 2 个字: 攒钱。
年輕的時候不用急著被消費主義洗腦,過早、盲目地消費升級。
把錢更多地投入到能爲自己增值的事情上。
比如生産效率工具、知識産品。
先從一塊、兩塊攢起,相信你會很快上瘾,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:我怎麽多出來這麽多錢
而這些錢,能夠給你提供很大的底氣。
雖然很俗,但錢帶來的穩定感,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穩定。
寫在最後
陳一鳴 32 岁求职无门,这段情节戳中了很多人。
追求穩定感,是人進化千百年修得的本能。
不要輕易把這份穩定感交付于工作。
公司不是你溫暖的港灣,工作太努力,公司不會感謝你。只有雙方讓勞務合作愉快地進行,才能各自安穩。
時代變化很快,你最終要找到自己的節奏。
搞清楚你想要的「穩定感」是什麽,然後爲之籌謀。 就像名將的誕生,需要有一次著名的戰役。
但這次戰役之前,他一直在做准備。
30 岁以前,你积累的丰厚资本、丰富阅历、多元技能,都等着捕捉战役的胜利。
希望你我最後,都能「一鳴」驚人。
本文來源:秋叶PPT公衆號(ID:ppt100)免費PPT模板、PPT幹貨教程、PPT素材資源一網打盡。Office、神器工具、職場成長,每天早上三分鍾,碎片時間學起來!
疫情 | 在线 | 企业 | 远程办公 | 远程会议 | 在线教育培训 | 智人播客 | 智人博客 | 智投咨询 | 商学院 | 企业培训 | 企业大学 | 直播培训 | 职场学习 | 云课堂 | 在线培训平台| 企业管理
Copyright 2015 杭州智投企业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策划设计:米路科技